星象廳演繹人類社會的分合碰撞
Taipei Biennial 2020
抗疫政策造成各派意見分歧逐漸擴大;為爭取正義,不少國家紛紛出現朝野衝突,抗議與鎮壓充斥新聞版面;宏觀來看,政經角力持續不斷,立場、做法,各方一步不肯退讓。這就是2020年,同溫層根深蒂固的氛圍下,交互衝擊擦撞出的激烈火花。
台北雙年展舉辦於台北市立美術館,早已行之有年。位於捷運圓山站附近,與花博公園圓山園區相毗鄰,自1998年開始力邀國外策展人策劃,藉此提升台灣當代藝術在國際的能見度。2020年第12屆以《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為題,邀請法國學者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與馬汀.圭納(Martin Guinard)共同策展,並由獨立策展人林怡華策劃公眾計畫。本土與國際,包容與逃離,展覽區分出的每顆「星球」各自表述不同的生活形態和做法。本展描摹不同星球,挑動大眾對社會議題的敏感神經,同時幫助參觀者找到自己心神嚮往的歸屬。
【序曲】
進入大廳,空間寬敞簡單,格局與外觀一樣方正俐落。大廳四周可看見一系列類似賽博格的藝術作品:用機械與非機械的物體嵌合成動物的形體,在電力驅動下緩緩移動,彷彿有了生命。墨西哥原住民藝術家費南多.帕馬.羅迪給茲(Fernando Palma Rodriguez),揉合不同材質以演示無生命體具有「位格」(Persona),具有與人溝通、共生的能力,進而點出人類與環境友好相處的可能性。此系列正以新奇的方式呼應本屆雙年展主旨:強調交流的必要性。
費南多.帕馬.羅迪給茲,《Xi mo matlazacan ce cehce》(狼頭 // 梯子),2006,鋁梯、電線、電子電路與感應器,尺寸視空間而定。
費南多.帕馬.羅迪給茲,《羽蛇神》,2006,玉米筍殼、軟體、硬體設備、複合媒材,尺寸視空間而定。
【實地星球】
現代資源需求日益遽升,地殼之於地球等同果皮之於水果,然而居住其上的人類卻需要消耗整整六顆地球的資源。面對當今局勢,我們不妨退一步,用不同於以往的角度觀看、思考。此星球另分為《接近實地:臨界區》與《接近實地:蓋婭》兩個展區,探索生命溫床的本質,揭示萬物互惠的存有生態;對未來提出設想以前,先了解自己足下之地。
參觀《接近實地:臨界區》,可以特別留意食事提案(Cooking Sections)的作品《牡蠣間》,舞台空間供躺椅乘坐,裝置的材質用牡蠣殼改造。躺下的同時伴隨語音敘述,帶領參觀者思考人類與海洋共存的另一種可能。由於超抽地下水,世界各地出現地層下陷的危機,台灣西南海岸亦無法倖免。對此,跨種海岸生態學、工藝、材料科學等領域專家研製出運用天然材料的三合土技術,並開發協助皮膚去角質的牡蠣殼磨砂膏,在展場開放時間體驗。此作品構想正是用創新環保的方式妥善運用地球資源。
食事提案(丹尼爾‧費南多 & 阿隆‧夏貝),《牡蠣間》,2020
另外一處可以見到巨大毛織作品,鮮紅色調充滿活力,毛線或盤旋,或蔓延,似在臨摹生命與文明的原始狀態。排灣族藝術家武玉玲(Aruwai Kaumakan)的創作手法正是部落代代相傳的「纏繞」(lemikalik)技法。2009年莫拉克颱風襲捲家鄉,整村族人不得不遷移。在這背景下,武玉玲的創作便是重新連結族人,在文化上、歷史上,循著同心圓,串起部族代代記憶,再造文明及歸屬感。
武玉玲,《山林中的藤蔓》,2020,毛線、苧麻、棉線、銅線、絲線、琉璃色珠,尺寸視空間而定。
武玉玲,《生命軸》,2018,回收布料、棉線、有機棉,500×120×100 公分。
在《接近實地:蓋婭》展區,《跨物種影像交會》在偌大黑暗空間播放各式影像。不同文化、不同敘事、不同形式……世界以多樣形態在宇宙四射,隱約之間又透過相互轉化與感染緊緊相連,交雜出多元龐雜的宇宙觀。
讓-米歇.弗東+拉夏.莎提;COLLECTIVE,《跨物種影像交會》,2020
此展區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一整條長廊降下特殊鋁鍊組成的帷幕;經過時,金屬簾的輕敲聲不絕於耳。簾幕開口的不規則形狀,與美術館建築構成幾何上的對比。作品傳達的訊息在其名「⧜」(數學符號,意指不完全無限)表露無遺;盈虛不定的過度狀態,參觀者穿梭其間彷若進入非物質化的空間,然而一切很快結束,作品體驗稍縱即逝。
丹尼爾.史帝曼.孟加聶,《⧜》,2020,Kriska 鋁製簾、雷射切割、烤漆鋼框,尺寸視空間而定。
【全球化星球】
歷史洪流告訴我們,現代化曾是崇高的夢。幾十年持續進步發展,卻也加劇氣候變遷、社會結構不平等,問題接二連三瘋狂打臉,昔日理想而今逐漸陷入窘境。在這共同存活的國際社會,全球化的腳步該何去何從?當初又是什麼因素,驅動了全球化?此星球將為參觀者一一解密。
眾多展品中,《建築的鬼田》最叫人印象深刻。搶眼的橘黃色房間,充滿未來感的格局、裝置,桌上及牆上透過物料、文件、投影,詳細拆解位處曼哈頓的經典現代主義大樓「西格拉姆大樓」(Seagram Building)的建造過程。一棟建築物的落成,其涉及範圍大到超乎想像,使建築師不禁省思,隨著時代進發,不應再把建築看作單一物件,規劃的同時也須考慮其中牽扯的地方及政治團體,創造更顧及利害關係的成果。
MILLIØNS 建築工作室(澤娜.柯瑞騰 & 約翰.梅);基爾.莫+彼得.奧斯伯恩,《建築的鬼田》,2020 ,裝置,尺寸視空間而定。
相較其他作品,《穆遵古(那些兜圈兜個不停的人)》具有極高參與性。展間盡頭是九張模糊人像,兩旁的磁鐵牆陳列各種圖像和文本證據,以色筆顏色區分證據針對的勢力,最後中間的架子提供參觀者彙整證據。本作品的背景是2003年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波洛洛村因民兵勢力分布遭到攻擊。雖然2007年到2014年間,國際刑事法院(ICC)已對此做出判決,《穆遵古》的藝術家想讓參觀者自行蒐證,參與這場攻擊的初步審理、舉證。排好證據組合,拍照並上傳指定電子信箱,便會成為《穆遵古》的收藏之一。
法蘭克.列布維奇 & 朱利安.塞胡西,《穆遵古(那些兜圈兜個不停的人)》,2016,裝置,磁性漆、磁性架、磁鐵、噴墨列印、簽字筆、亮光漆、中介人,尺寸視空間而定。
【維安星球】
對全球化感到失望意味著民粹主義興起。在浮動的局勢找一塊穩定得立足點,為了保護自己不惜離群索居,疏遠多方面交流。這樣的生存態度漸漸有群眾開始響應,然而遭到全球化背叛當下,這何嘗又不是另一種荒誕?
《史蒂夫.班農:宣傳大業的梳理與回顧》爬梳美國社會最為人躁動的一面。史蒂夫.班農(Steve Bannon)曾任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的首席策略長,執導諸多右派政治宣傳的紀錄片,諭示未來將迎向「大衰退」:經濟深陷危機、伊斯蘭基本教義派威脅、世俗享樂糜爛……。未來的頹勢與恐懼,唯有強人政治築起壁壘,方能確保傳統賴以為生的外在條件與價值觀。藝術家不帶任何批判意味,為參觀者陳列這些影音資料,加以反思在這股文化滲透下,該如何反制並維持平等公正的現實。
尤拿斯.史塔,《史蒂夫.班農:宣傳大業的梳理與回顧》,2018,裝置,尺寸視空間而定。
【脫逃星球】
位於財力頂端的極少數人開始動念離開地球,轉往火星開啟新生活。假如移民火星的計畫無法實現,便投資「超人類」計畫,或是在氣候變遷影響微妙的地方另闢居所。這避世的方法儘管成功,也少了數十億人一起同行。
《腐敗的空氣──第六幕》呈現末日浩劫下的想像避所。雖是房間布局,卻毫無人類居住的痕跡,反而是象鳥、三葉蟲、蜥蜴的虛擬意識相互吐露攸關救世主及生存的肺腑之言。
范柯.荷瑞古拉芬,《腐敗的空氣──第六幕》,2019,裝置,尺寸視空間而定。
【另類重力星球】
雖然星球以個體形式存在,我們人的心裡卻能同時生活在多顆星球,此時打從骨子裡不免感受到行星間相斥相吸。
此展區多數作品尺寸大,展覽空間幽暗。進入《不同地吸引力:流客》時,可以看見細瘦樹幹佇立於土堆間,四周有投影水光蕩漾。除了城市及河岸的聲響,還可聽見原住民歌曲──阿美族的「milalak」(意為「穿越激流」,要運送木材渡舟順流而下時傳唱的歌曲)。作品背景源自1980年代許多人衝著蓋房熱潮紛紛移居台北從事建築工作。透過訪談、錄音,藝術家想帶參觀者思考,河岸這個地帶與城市緊密相連,卻又被刻意疏離,我們身為居民在造訪河流時,該如何謹守來客的角色。
施永德+希巨.蘇飛+拉黑子.達立夫,《不同地吸引力:流客》,2020,裝置,尺寸視空間而定。
【外交新碰撞】
思索未來,定位自己的星球只是第一步。想創造新的方式,不同行星間的交流、碰撞不可或缺。在缺乏權威掌控的情況下,衝突當事者該如何另闢全新局面?台北市立美術館透過舉辦論壇的方式,邀請相關策展人和大眾一同剖析當今社會分裂成眾星球的局勢與應對。另外也會舉辦討論會,深度探討雙年展作品或社會議題,喚起公眾議題參與意識。
策展:林怡華、布魯諾.拉圖、馬汀.圭納
空間設計:COLLECTIVE
時代變遷快速劇烈,隨著資訊逐漸龐雜,思想逐漸極端化,行星間的拉鋸似乎變得理所當然。然而應對未來的當務之急,無非是敞開心胸──儘管過程可能不愉快──共同商議解決方案。本屆台北雙年展展示大眾足下的地緣政治──世界公民各居異地,面對衝突卻又是難分難捨。無論是怎樣的生活型態與想法,每顆星球誕生的最終目的皆是為了讓現代社會變得更加安全、美好。度過2020的難關得來不易,願將來所有紛紛擾擾都有喘息的機會。
2020台北雙年展: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
展期:2020/11/21 ~ 2021/03/14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一樓/二樓/地下樓
官方網站: https://www.taipeibiennial.org/2020
台北市立美術館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營業時間:週二到週日 9:30 ~ 17:30 | 週六開放到 20:30
官方網站: https://www.tfam.museum/index.aspx?ddlLang=zh-tw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fineartsmuseum/?ref=page_internal
撰 · 文 : 貝瑞杰
圖 · 攝 : Cora